看到同城的钓友在某音上发的视频,说小区东面的一条河里上大板鲫了,于是我就筹备今天去看看。
到达地方的时候快八点了,已经有几个钓友在作钓,依据以往的经验,不像是上大板鲫的场景,真的上大板鲫的话,应该是人山人海的。
不管了,既来之则安之吧!
双竿蚯蚓作钓,钓到上午11:00,收成了几个白条和两个小鲫鱼。
我看了附近的几个钓友,不是空军,就是一两个麻将鲫。
大板鲫呢?大骗子!
我把它们带走,养在了家的鱼缸里面。
下午我筹备带上游艇,到离家十公里左右的水坝去看看,依据以往经验,目前应该是里面的鲫鱼开口的季节了。
12:00左右到达地方,可能是中午是什么原因,只有一位钓友在作钓。说实话,也不像上鱼的样子。
因为游艇作钓不好撑伞,所以钓位的选择需要要背朝太阳,一来看得清浮漂,二来可以防止脸被晒黑,脸晒黑了就不帅了。
我划着游艇在水坝西面的水草处打了三个窝子,这里的水深大概两米不到。
我用了两根4.5的竿子,线组都是0.8通线七星漂+0.3的千又朝天钩。
都用蚯蚓作钓。
开始的个把小时几乎没什么口,偶尔小麦穗来捣下乱。
就在我筹备舍弃的时候,开始上鲫鱼了。
下面就日渐有口了。
窝子里日渐地小麦穗也开始闹了起来,蚯蚓下去就被拉着跑,但一直钓不上来。
即便有鲫鱼吃口我感觉也非常快,浮漂点两下就迅速送漂,漂相一点也不沉稳,估计是和小麦穗抢食是什么原因。
不远处,仅有些一位钓友骂骂咧咧地整理东西走了。
而我这边开始上板鲫了。
窝子里面的小鱼虽然闹,但我凭感觉窝子里可能只不过有个别小麦穗在捣乱,不是那种小麦穗成群的状况。
为何如此觉得呢?由于每次换窝子后的几分钟之内是不闹的,只须一闹就会下去就闹,若是麦穗成群的话,是不会有几分钟停歇时间的。既然如此我就把作怪的家伙钓上来,于是我换下了0.3的千又朝天钩,换上了自制3号袖的小线组,并且蚯蚓尽可能用小。
果不其然,犯嫌的家伙上来了。
使用这种办法将来,闹的状况有改变,但也不可以杜绝,所以只能在和小麦穗的斗智斗勇中时不时地收成着惊喜。
下午三点多的时候,鱼口反而好了起来,而且鲫鱼的个体也大了起来。
继续板鲫。
大概下午四点多的时候,其实光线更不是非常暗,但可能是我坐在艇里角度比较低是什么原因,所以漂就看不清了,而人假如站起来的话却看得非常了解,因为我们的马步不太扎实,一站起来艇就会摇晃,上次就是由于太草率,人站起来,结果艇翻人打窝了,吓得我这次再也不敢了,所以只能收杆。
其实这个时候才是鱼开口的时候,窝子里还泛着鱼星。
看看最后鱼获,虽不是爆护,但也称得上大丰收了!